中华物流网(zhwlw.com.cn)2月1日消息
到2025年,全省交通枢纽能级更高,综合交通网规模达到30万公里以上,社会总额突破20万亿元,行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……近日,《河南省加快实施拉动打造枢纽经济优势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(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印发,为河南全力推动枢纽经济提速提质发展,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画出“路线图”。
据介绍,《行动计划》以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为目标,提出了构建体系、提升枢纽能级、壮大枢纽产业、做强平台经济、打造消费中心“五位一体”推动枢纽经济发展的思路、目标和任务。
抓融合扬优势 枢纽建设蓄能提速
2023年11月底,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第十场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,河南省交通厅党组书记、厅长高建立表示,河南坚持“构建大枢纽、发展大、形成大产业”,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。
——政策支持更加有力。与交通部签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部省合作协议,与国家邮政局签署加快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,为交通优势再造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——枢纽体系不断完善。出台《河南省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》,统筹推进“1+3+4+N”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,加快10个国家枢纽和30个省级区域枢纽建设。支持各省辖市根据自身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提升枢纽能级,南阳等4市入选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布局建设名单。
——枢纽偏好型产业加快发展。顺丰等400余家业企业已入驻郑州港区;益海嘉里、鲁花、中兴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周口临港开发区聚集;中欧班列(中豫号)累计开行突破1万列,越来越多的“河南制造”走向全球。
河南枢纽经济发展由来已久。
2017年,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提“大力发展枢纽经济”;2021年,河南提出全面实施“十大战略”,其中,“优势再造战略”中的内容就包括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;2021年12月,《河南省“十四五”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》印发,河南成为全国首个推出以枢纽经济为牵引,推动交通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省份。
此次《行动计划》出台,提出到2025年,全省枢纽经济发展成效显著,交通、、产业、城市融合发展水平大幅提升,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。交通枢纽能级更高,、“两航”建设成效显著,高铁、高速“两高”网络更加优化。
强化体系构建 增强动力
近日,一列货运火车驶入已部分投入运营的安阳陆港型国家枢纽保税中心。铁路站台西边,保税中心其他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,工程车的机械臂不断挥动作业,施工人员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。
安阳陆港型国家枢纽保税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,占地2100亩,包含进出口生产加工区、铁路口岸区、班列联动区、监管查验区、封关运营区及储备拓展区六大区域。
据悉,郑州、洛阳、安阳、商丘、南阳等5个城市6个枢纽入选国家枢纽建设名单。
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提质建设枢纽。巩固提升河南省在全国发展布局中的地位,加快郑州国际陆港新址建设,提升港区枢纽能级,建设洛阳、南阳、商丘等专业集散基地和周口、信阳等临港水陆联运枢纽,尽快形成一批功能复合、高效联通的设施群和活动组织中心。围绕增强枢纽一体化运作、网络化经营、专业化服务能力,强化与通道、末端配送等功能设施对接,完善机场、、铁路等枢纽集疏运体系,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,提升进场、进港道路标准,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,扩大枢纽货运专线规模,支持创建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。
同时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大力引聚龙头企业,支持中国 |